
东门广场西侧的游乐场。
近日,有市民报料称,端州城区东门广场等公共场所,出现了数家经营性儿童游乐设施,既侵占了市民休闲的公共空间,又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希望有关部门管一管。对此,记者进行了实地走访调查。
公共场所变身收费游乐场
在端州城区东门广场西侧,一个近300平方米的沉降式小广场已变身成为儿童游乐中心。场内设置有旋转木马、蹦床、充气球池、充气城堡等游乐设备。
昨天正好是“六一”儿童节,虽然记者在现场采访时正值中午时分,阳光猛烈,但依然有不少家长带着小朋友过来游玩,纵然满身大汗也是玩得不亦乐乎。
“今天比较特殊一点,儿童节嘛,所以白天带小孩过来玩,平时一般只是晚上带小孩过来。”一位市民告诉记者:“这里平时晚上也比较多人来玩,我每周会带小孩来玩两、三次。”
记者观察发现,这些游乐设施多数是临时搭建的,其中有不少都需要电力驱动,而为这些游乐设施供电的电线、电缆基本上是从人行通道上铺设过来,只是在上面简单地加装了防护踏板,如果安装过程不小心就会留下安全隐患。同时,这些加装上去的防护踏板会在通道上形成一道坎,其凸起部分要是绊到老人家的话,后果难以预料。
此外,各项游乐设施、器材的安全性能有没有做到定期检查、维护和更新?现场工作人员有没有经过安全操作培训?这些问题都让市民担心。
曾发生为争场地吵架事件
现场一位市民提出了他的质疑:“游乐场设在广场上有些不妥,因为这个广场属于公共场所,在这里占地做经营性活动,损害了绝大多数人的利益。此外,场地租金的用途也是一个问题。”
曾经常在此跳广场舞的大妈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游乐场占据了整个小广场,她们想跳舞都没地方,有时双方甚至为此而发生争吵,本来欢乐和谐的气氛,就因为这样弄僵了。有市民认为,现在正是“创文”之时,如果连公共活动的场所都商业化了,或许会引发群众不满。
还有部分市民认为,广场那么大,搞个游乐场占地不多,又可以让小孩子快乐地游玩,有何不可呢?“我们白天上班很累,晚上还要带小孩出来玩,来到这里花十来块钱让孩子游玩,一则大人可以休息一下,二则小孩又可以跟其他的小朋友多交流,增进感情,我觉得这样很好呀!”一位年轻的妈妈这样对记者说。
管理方称属于临时出租
带着市民提出的疑问,记者采访了广场的管理方――肇庆星湖牌坊广场管理中心。
据该中心有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市民曾多次向管理中心反映,牌坊广场、东门广场功能单一,缺少儿童娱乐项目,希望能增设儿童游乐设施,以丰富儿童娱乐活动。于是中心尝试在东门广场内的沉降式广场引进儿童游乐项目,属于临时性出租,且相关经营项目内容均经过管理中心的严格审核,并按照相应流程为符合资质的经营者办理进场经营许可证。
该负责人指出,肇庆星湖牌坊广场管理中心主要负责管理环星湖绿道、牌坊广场(含牌坊公园)、七星岩东门广场、波海公园(含省立绿道1号线起点广场)共120万平方米区域的治安、绿化、卫生等工作。
“管理中心共有126名干部职工,人均管理将近1万平方米的区域,工作量之大可想而知。而市财政下拔的资金不足以解决管养人员的工资以及维修、更新公共设施等方面的投入。因此,我们只能通过出租场地收取租金的办法来增加收入。”该负责人解释说。
对于市民质疑租金收入的去向问题,该负责人指出:“所有的租金收入都是‘公对公’的,不存在进入私人腰包的问题。同时,租金的支出都要经过管理中心经济拓展小组的集体研究再确定,并主要用于弥补广场日常管理和维护经费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