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走出梅庵,再往东约1公里,始建于宋代、周长2800余米的肇庆古城墙,以恢弘气势进入记者视线。
再东行至西江岸边,高要学宫、崇禧塔、阅江楼沿江而列,三处文物古迹分别承载了不同时期的多元文化。在这段肇庆市端州区5公里的距离内,聚集了10余处文物古迹。然而,这只是肇庆文物古迹一隅。
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如何利用与保护历史馈赠的文物古迹,以散发城市的文化光芒,肇庆一直在探索。
文/南方日报记者 曹菲 发自肇庆 图/南方日报记者 肖雄
完整宋代砖城墙罕见
据史料记载,肇庆始筑土城墙,宋政和三年郡守郑敦义将土城扩大,改筑为砖城。该城墙历史上虽历尽沧桑,也经过20多次修葺,城墙和城门位置未改,全国罕见。
肇庆古城墙因保留了广东唯一的、全国极少见的主体及城周完整的宋代砖城墙,于2002年被列为第五批全国重点保护文物单位。现城墙上有宋、元、明、清历代青砖,堪称“砖的博物馆”。
值得一提的是,该城墙除了军事防御功能,还承载了防洪功能。
1987年至1996年,肇庆市人民政府为了保护名城的标志性建筑,发展旅游事业,曾多次拨专款抢修北段城墙。原肇庆市博物馆馆长冯咏浩,就曾主持修缮宋城墙。
“文物保护不是‘返老还童’,而是‘有病治病’,让他‘老当益壮’。”冯咏浩以此解释他在修缮城墙时所坚持的“修旧如旧”、“恢复原貌”原则。他亲手设计了城墙北门(朝天门),并复原了城墙上墩台和雉堞,恢复城墙应有的高度。为了保留城墙的沧桑感,他特意选用粗砂粘合仿宋青砖,并在砂土潮湿的时候,做出凹陷。
宋城墙北门一段1000米的距离,于1996年完成修复,展现出其应有的历史风采。刚刚结束的肇庆马拉松,就将朝天门作为重点站。
除此之外,冯咏浩还主持修缮了城墙制高点披云楼。“原建筑砖木结构损毁太严重,已无法修复。”他介绍,虽然是将原建筑推倒后,用钢混结构重建,但是仍查阅大量资料,恢复宋代楼阁建筑的形貌,并精心做出假的榫卯。
从法律层面加强保护
然而,20年过去了,古城墙仍只有北门一段复原,其余三面仍不可见。巨大的工程量,无疑是复原工作迟迟未能推进的重要原因。
2014年,肇庆古城墙与南京、西安等13地古城墙捆绑,向联合国申请世界文化遗产。“中国明清城墙联合申遗工作”为重启古城墙保护,提供了新的契机。
2015年,肇庆市出台《肇庆古城墙保护管理办法》。
2016年,肇庆市又着手制定《肇庆市古城墙保护条例》,从法律层面加强古城墙的保护。
“古城墙保护规划即将公布。”肇庆市文广新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要对古城墙内外9米的建筑进行拆迁,以露出城墙四周。此外,对城墙本体的修复也是一项浩大工程,“城墙历经多个朝代,破坏严重,我们的目标是在不改变建筑本体的前提下,尽可能地恢复城墙原貌。”该负责人说。
5月16日下午,烈日之下,几名工人仍在对城墙东北角一段进行加固,此项加固工程已进行一个月,临近尾声。肇庆古城墙的新一轮修缮保护已经悄然开始。
多渠道筹集文保经费
面对丰富的文化遗产,肇庆市在进行利用与保护时,也遇到不少问题。
“木架建筑两三年就应该上油保养一次的。”曾经主持修缮梅庵的负责人,抚摸着大雄殿廊柱上剥落的漆块,不禁感慨。
“我们的文物古迹这么多,却尚未展现应有的风采。”多位肇庆市文物保护工作者如此感叹。据统计,肇庆市249处各级文物保护单位中,有30%出现残损、毁坏现象;有5%严重残损,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处于濒危状态。其中,只有省级以上36处文物保护单位基本完成“四有”(有保护范围、有保护标志、有记录档案和有保管机构)工作,文物资源开发和利用程度亦有待提高。
历史遗留因素是肇庆文物保护工作的最大障碍。“全市登录不可移动文物2539处,其中2104处是新发现的,尚未来得及纳入保护范围。”肇庆市文广新局相关负责人说。另外,限于地方财政,该市各地市文物保护投入亦有待进一步加强。
面对种种困难,肇庆市仍在稳步推进文物古迹保护工作,“十二五”期间成绩尤为突出。
为了解资金不足的问题,肇庆市试图通过不同渠道筹集文物保护经费。国家和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尽量争取中央、广东省的经费支持;县(市、区)文物保护单位,则通过政府补贴、公众自筹的方式,发动社会各界力量,参与到文物保护工作中来。
文化,是城市的核心功能之一;文物古迹,又是城市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如何通过文物古迹来散发一座城市的文化光芒,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在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