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7月15日,怀集县上空乌云滚滚,雷鸣阵阵,烈风与暴雨疯狂肆虐着这片土地。此时,在县城的刑场上有7位不幸被俘的游击队员被国民党反动派残忍地杀害。而这7位烈士当中,有一对共同投身革命事业的情侣,他们就是植启芬与邓偶娟。
年少相识志趣投同 进步共救国
植启芬1925年生于怀集县永固乡宿峡村一个农民家庭中,1939年,植启芬就读怀集中学,在读书期间他阅读了大量如《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等进步书籍,思想得到启迪,从而积极投身抗日救国运动中。
邓偶娟则于1924年出生于怀集县怀城镇一个富裕之家。她在1941年初中毕业后独自到广西平乐教书,后于1944年返回怀集中学读高中。在怀集中学,她与植启芬相识并成为朋友。志趣相投的他们时常一起谈论时事,后经植启芬介绍,邓偶娟加入了进步师生组织“读书会”、“时事研究会”,阅读了不少进步书籍,对中国共产党与中国革命有了一定的认识。
抗战结束后,怀集中学当局和该县“三青团”相互勾结,强迫学生集体加入“三青团”组织。已受到进步思想洗礼的邓偶娟严词拒绝:“八年抗战,人民备受灾难,渴望和平建国,岂料一夫作难,同室操戈,我凭天理良心,不忍再谈国事!”此外,邓偶娟还动员姑母把家里一间较为隐蔽的称为“慰情别墅”的房子腾出来作为怀集地下党秘密活动的场所。
而在高中毕业后进入香港达德学院就读的植启芬,因就读期间接触了不少中共党员和著名的爱国人士,受到进步思想的熏陶,又得到了中共地下党组织的教育,进一步加深了对革命道理的理解。他于194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并于1947年响应党组织号召投笔从戎,回到广宁县加入了粤桂湘边区游击队。
再相逢因革命生情
1947年4月20日,一支包括植启芬在内的42人挺进小分队向广宁、怀集、德庆、开建边挺进。挺进小分队于广怀边的深洞一带突袭国民党“三青”联防大队大获全胜,并打开附近的粮仓,将粮食分发给附近群众。
因植启芬的家乡永固在怀集南区,为开辟怀南游击新区,他于1947年5月被派返永固活动,他秘密串连当地青年加入游击队,又在邓偶娟协助下,动员了怀集中学近20名进步学生到游击区工作。
1947年6月2日,邓偶娟等一批进步学生在中共怀集地下党的秘密领导下,发动了怀集中学和怀集简易师范学校近千名学生,在怀集县城举行“反内战、反饥饿、反迫害”的示威游行。随后邓偶娟等一批进步学生又在中共怀集地下党的安排下,秘密离开县城,于同年7月中旬,转移到广德怀边游击区参加游击队。
这些知识青年入伍后,暂编为一个队,名为“海燕队”,由植启芬担任队长,专门负责广德怀边游击队的政治宣传工作。当时,游击队的生活十分艰苦,粮食供给不足,生于富裕之家的邓偶娟并没有被困难吓倒。行军打仗时,她与男同志一样翻山越岭,冲锋杀敌;部队休息时,她不顾劳累,打起快板唱起歌,表演文艺节目,鼓舞战士们的斗志;部队驻防时,她与同志们深入附近乡村,宣传共产党的方针政策,发动青年群众参加游击队。因出色的工作表现,同年11月,她被党组织吸收入党,成为一名无产阶级先锋战士。
为巩固和扩大怀南游击区,植启芬奉命率邓偶娟等十人组成武工队,在永固一带宣传发动群众,筹粮借枪,将武工扩编为广德怀人民抗暴义勇总队怀南区队永固分队,其时植启芬任分队长,邓偶娟则担任文化教员。
植启芬与邓偶娟自高中毕业后再次相逢,他们已从朋友转变为革命战友。而年少时因革命理想相同而积累的感情,以及共同经历硝烟与战火的洗礼,也让植启芬与邓偶娟从相识相知,逐渐相爱相守。
硝烟中诞生的爱情更为弥足珍贵,但就像西汉名将霍去病所说:“匈奴未灭,何以家为!”一样,在这一对革命情侣的心中,国家与民族大义比爱情更重要。他们因革命而情牵彼此,却也因革命而决定把爱情的力量化为革命的信念和力量,为革命事业的发展作出贡献。他们承诺彼此:在革命成功后再结婚,长相厮守。
遇敌不幸双双被俘 宁死不屈共赴黄泉
1948年6月1日,国民党粤西桂东联剿指挥部调集两千余兵力,对怀南游击区实行重点“围剿”。在怀南活动的游击队与敌激战数天后,为保存实力,决定跳出敌人包围圈,转移到外线作战。
6月10日晨,绥贺支队第三团和植启芬率领队伍横渡永固河,却在渡河时,遭到数倍敌人的截击包围。植启芬率永固分队掩护冲在前面的三团一部突围。当时,正在患病的邓偶娟不顾个人安危,坚决要求殿后掩护前方部队突围。该团一部刚刚冲过河突出重围,敌人便已封锁了河对岸,植启芬迅速率队撤回永固乡富禄村附近的双庵。但敌人穷追不舍,重重包围了双庵涌。游击队员们与敌激战至入夜,终因粮尽弹绝、寡不敌众而失败,植启芬、邓偶娟等不幸被俘。
被俘后,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严刑拷打,邓偶娟坚贞不屈,甚至对敌人破口痛骂:“我投身革命已料到有牺牲的一天,要杀便杀,不必啰嗦!”而植启芬则在狱中经常教同志们唱革命歌曲,狱中的革命歌声每天都传到街上,让敌人无计可施。
当邓偶娟的父亲想花钱保释她出狱时,却遭到了她的坚决反对,邓偶娟宁死不愿抛弃战友,独自偷生。她甚至从容地对姐姐说:“我虽被捕,但外面还有许多同志在战斗,不久胜利就会属于我们。我是不会屈服的,我走的路是正确的,是千千万万中国人要走的道路,我虽死我无憾。”
无论是严刑拷打或是威逼利诱,都未能让植启芬与邓偶娟屈服,敌人最终还是选择对二人狠下毒手,于1948年7月15日杀害了他们。
这一对坚定的革命情侣,在身陷囹圄,饱受折磨时依然保持着革命的精神和信念,互相支持,最终也一同昂首阔步走上刑场,共赴黄泉,为革命献身,也以另一种方式圆满了他们对彼此许下的承诺。
邓偶娟、植启芬这对革命情侣牺牲时,分别为24岁和23岁。他们是周文雍、陈铁军式的英雄情侣,其舍生取义的革命精神永远激励着人民。
解放后,邓偶娟被确认为革命烈士。如今,距离怀集县城30公里的永固镇宿安村委会宿峡寨里,植启芬故居青砖灰瓦,无人居住,但却成为了后世对英雄永远怀念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