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精神支教,比解决物质问题更迫切,更艰巨。”面对记者,刚从云南支教归来的肇庆籍大学生郭建拯如是说道。
2013年,就读于中山大学社会学专业的郭建拯,获得了本校的保研面试资格。随后,他凭此资格报名参加中山大学第十五届研究生支教团,最终获派至云南支教。
1938年广州沦陷,中山大学西迁云南澄江。由于这一历史渊源,云南省玉溪市澄江县第四中学成为中大支教团其中一所对接支教学校。在这里,郭建拯度过了一年的支教时光。
出发前,郭建拯已经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条件肯定不会很好。”令他意想不到的是,澄江四中的硬件设施十分齐全,住宿环境也相当不错。随着时间的推移,他渐渐发现,当地许多家庭都能保证温饱,但学生们在精神上需要更多的指引与帮扶。
“一些学生对知识并不渴求,不喜欢读书。他们没有明确的目标,安于现状,甚至有些不思进取。”郭建拯说。对于很多当地学生而言,读完初中后基本只有两条路,去打工和在家务农。只有极少数的人,能考入高中。
在郭建拯看来,封闭的环境制约了当地学生的发展志向。家长能满足孩子的物质需求,却无法给予孩子精神指引。“一些人似乎对‘走出去’并不感兴趣,觉得守着自家一亩三分田就很不错。即便是班上第一名的女生也会时常陷入迷惘,她说不知道自己上高中之后的路还要走多远,要到哪里去。”
意识到这一点的郭建拯,开始从观念上引导学生。课堂上,他谈天说地,告诉学生们外面的世界多么精彩,希望能掀起这些本应志在四方的少年们心中的波澜;课后,他与学生们交朋友、谈心事,激励他们的进取心。有学生中途辍学去修车铺打工,郭建拯对这个学生说,“既然你说自己有了目标,那就踏踏实实地干。但是,会修摩托车不够,还要学会修汽车,不要满足现状。”“虽然他们很顽皮,但也很单纯。只是在整个社会风气的影响下,他们中很多人并不能够坚定自己。我知道个人的力量十分薄弱,但能改变一个是一个。”郭建拯说。
去年平安夜,学生们送给郭建拯的苹果堆满了办公桌,让他又好笑又感动。告别的时候,郭建拯任教的三个班分别给他举办了欢送会,好几个女生红了眼睛。离开云南之前,郭建拯去医院探望因伤住院的一个学生,稚气未脱的男孩诚恳地对他说,“老师我永远支持你。”“当时我真的要哭了。”郭建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