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公文化园背后不得不说的故事
前不久,备受关注的包公文化园正式开园。作为广东省反腐倡廉教育基地,包公文化园集廉政教育、历史文化、旅游观光于一体,开园短短不到一个月便接待市民游客3万多人次。
为什么要建设以包公文化为载体的廉政教育基地?建设过程有哪些鲜为人知的故事?园内收藏的珍贵文物展品是怎么收集来的?不少市民对此深感兴趣。
日前,《星湖会客厅》在包公文化园清心园内录制。市纪委副书记、市监察局局长梁耀钧、市文广新局局长欧荣生、包公文化园管理中心主任陈羽担任嘉宾,与参与建设的职能部门负责人、文化园管理人员、展品捐赠代表、专家学者代表及周边居民代表齐聚一堂,讲述文化园的建设历程,分享展品文物背后动人故事。
多方合力提效增速 一年间煤场变身文化园
将包公文化和廉政文化相结合打造反腐倡廉教育基地的点子是怎么产生的?这源于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黄先耀2012年来肇庆的一次调研。黄先耀提出,深挖包公治端勤廉史迹,打造国家级廉政文化教育基地。
随后,肇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深入挖掘包公文化内涵并结合城西片区旧城改造,对原包公祠进行改造,打造集廉政教育、历史文化、旅游观光于一体综合性文化项目,并在2013年底通过了该项目的可研报告,2014年5月下旬动工建设,历时1年完工。
包公文化园比原包公祠面积大5倍,增设了清心园、文化广场、宋文化街、沿江观景平台等部分。仿古建筑气势磅礴,连廊青檐高雅精致,展示内容丰富多彩。相关部门是怎样高速保质地完成建设任务的?据介绍,在项目审批上,相关部门采取了并联审批方式,效能大大提高;在建设上,市发改局、财政局、住建局、规划局、代建局等相关部门协调联动,效率大大提升,并将保障质量、安全和廉洁的建设宗旨贯穿整个工程。
“各部门、各建设人员可谓日夜兼程地加紧建设,建设进度是以日甚至以小时为单位来推进和检查的。”欧荣生回想建设过程感慨良多,他说一年前这里还是废弃煤场和旧工厂,甚至是交通盲点和治安黑点,因为包公文化园的定位是省级反腐倡廉教育基地和为民惠民的工程,所以建设过程得到了市委、市政府及各职能部门、端州区人民政府、高要市人民政府、专家学者和群众的多方支持。
建设人员全情投入 吃盒饭不休假加班加点
包公文化园内展示内容丰富,形式新颖,每一位建设人员都为此付出大量心思和汗水。由于接近项目建设尾声,陈展布置阶段是最为紧迫的。陈展组建设人员为此取消了春节假期,加班加点布置展厅。陈羽说,好几个月里,建设人员甚至中午吃完盒饭不休息就投入展品制作中,晚上也常加班加点。
“一天晚上11点多,负责展品收集的建设人员打电话来,兴奋地说他在网上发现了包公戏《灰阑记》1902年德国版的英文戏本。”陈羽对这样的全情投入非常感动。
有建设人员患了重感冒,到医院吊针后马上回到施工现场继续工作;有的建设人员家人身体不适住院了,一直坚守岗位,直到开园后才休假回乡看望;为确保质量,职能部门负责人甚至戴上安全帽、爬上脚手架,到20多米高的主殿屋顶上检查……当相关部门负责人陆续道出这些故事时,在场观众不时发出阵阵掌声。
“软硬兼施” 促3个月完成绿端浮雕墙
在清心园序厅中,长7.18米、宽2米、厚18厘米的“包公兴端州”绿端浮雕墙让不少参观者为之震撼,还被载入“大世界基尼斯之最”。
这幅展现包拯治端历史的浮雕墙,由肇庆市砚界、书画界名师刘演良、梁弘健、郭穗华、李志强等大师联合设计创作。创作者原本预计需要2年才能完成,但在包公文化园建设部门“软硬兼施”下,3个月便高质高效完成了。
包公文化园建设部门严谨负责的“硬”态度,在找原材料时便可见一斑。梁耀钧回忆起和李志强为了找到适合的绿端砚石,从早上起连续跑了3个镇、5条村。到中午,他们决心一定要找到适合的砚石才肯吃饭。到了下午3点多,他们在鼎湖区沙浦镇终于寻觅到5块同一坑别的优质绿端砚石,“我们才最终吃上一顿喜悦的午餐。”梁耀钧说。
“浮雕墙制作期间,相关领导一边经常亲自查看进度,一边又无微不至地给予鼓励,带上宵夜慰劳师傅们。领导都这么亲力亲为,我们更不能松懈。”虽然制作过程比较辛苦,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但李志强认为,这是一生以来值得高兴的事,感觉这个作品能为后人留下宝贵的文化财富。
热心市民忍痛割爱 传家宝成镇园之宝
展品收集是文化园建设工作的一大难点。除了从各地博物馆、民间收藏家等收集外,相关部门还公开向全社会征集有关包公历史、廉政文化的展品和文物。园内陈列的近1400件(套)实物、包括480件(套)文物类实物中,有120多件(套)是由市民免费捐赠的,其中包括被誉为镇园之宝的明清古砚碑和星岩书院清代试卷。
包公文化园建设期间,相关部门人员得知在本地某山庄内,有两块疑似明清古砚碑。经查实后,欧荣生便亲笔写信给山庄主人黄肇强,希望他能捐出石碑。“这是爷爷留下来的,放在家里四五十年了,我小时候就睡在这上面,真的很舍不得。”黄肇强讲述当时内心的挣扎时几近哽咽,“想到以后放在文化园里,可以让更多的人看到,就捐出来吧!”
88岁的肇庆籍香港同胞董衍旋老先生,过去曾多次向市博物馆和阅江楼捐赠文物。作为朋友的陈羽就想到了去董老先生家“碰碰运气”,结果他惊喜发现,董老先生家中有包公创办的星岩书院明清时期的试卷。
董老先生非常高兴,一共翻出了他祖辈三代人的试卷,并毅然捐赠给包公文化园。“园内展示的广东三大状元之一林召棠题写的包公诗作资料,也是董老先生提供的。”陈羽说,当时他们正为该由谁来题写这诗作而犯愁,董老先生可以说是解决了燃眉之急。
此外,肇庆籍画家刘居时得知家乡正建设包公文化园后,便历时一年、免费创作19幅包公主题故事国画赠予文化园,每幅作品均高3.2米、宽1.2米;广州美术学院雕塑系主任杨小桦,在参观文化园建设情况和与负责人交流后,也将名为《正气》的全国第十一届美展获奖雕刻作品赠予文化园……这些热心捐赠的故事,为展品增添了浓浓情怀。
提升完善 打造国家级反腐倡廉教育基地
对于包公文化园日后的发展,相关负责人描绘了一张蓝图。欧荣生表示,相关部门将按照省纪委、市委、市政府的定位,以打造国家级反腐倡廉教育基地为目标,继续挖掘、升华、弘扬廉政思想,将廉政思想和文化教育的结合、传统历史文化和现代公共文化的结合、传统展示形式和现代表现形式的结合继续完善,提高群众的参与度。
梁耀钧则表示,要管理好文化园,进一步提升展示我市形象对外窗口的服务水平、管理能力和完善设施;要发挥好文化园作用,充分利用反腐倡廉教育基地的功能,组织党员干部和群众参观学习;要经营好文化园,扩大省内外的宣传辐射力,吸引各地游客,带动我市旅游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