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中国酒都之称的江苏省宿迁市,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中坚持“创建为民 创建惠民”,坚持两个“相信”,相信规则的力量、相信设施的作用,在全国测评中一直名列前茅。在全国100个地级提名城市中,宿迁在2015年测评中取得第二名,2016年取得第一名。
日前,市委副书记、市长陈旭东率队赴宿迁市考察,对标先进,学习了这位创文“优等生”的不少经验和做法。
相信规则力量 两万条建议中提炼《宿迁文明20条》
在创文中,宿迁市特别注重发挥规则的作用,提出《宿迁文明20条》,制定《宿迁市市区广场舞管理暂行办法》《宿迁市市区养犬管理》等多项规则,为市民养成文明习惯提供具体规范。
2015年,宿迁市征集市民意见,从两万多条文明建议中梳理出《宿迁文明20条》,其中多数都是如不说脏话、不过分劝酒、吃饭不“吧唧嘴”等日常生活细节问题。“接地气”的文明规则,从生活细节处入手,让市民更容易接受和遵守,潜移默化地培养市民文明习惯。
走在宿迁市街头,经常看到“有序排队不插队”“公交车上主动给有需要的人让座”等文明提示。在宿豫张家港实验小学内,还会看到学生根据《宿迁文明20条》创作的绘画、陶艺和书法作品。在集贸市场、社区小巷、小区公示栏,《宿迁文明20条》也是“标配”的宣传内容。该市还通过走进学校、走进课堂、小手拉大手等系列活动,让市民普遍接受和自觉践行文明规则。
相信设施作用 科学规划引导文明行为
在宿迁市主干道项王路的一处公交站台,该市相关负责人自豪地介绍,如何利用设施的作用引导市民文明出行。记者看到,公交站台边缘设置了护栏,只在上车处留有只够一人通行的“缺口”。当公交车靠站时,车门打开的方向正好对着“缺口”,乘客只能一个接一个地依次排队上车,以此规范、引导乘客“有序排队不插队”。
这只是宿迁市利用设施的作用,潜移默化引导市民文明出行的一个缩影。在推动文明交通建设中,该市聘请了同济大学等专业团队,对交通设施、红绿灯设置等进行科学规划,投放660余辆公交车,新设公交车专用道,分三期投放6000辆公共自行车,建设266个站点,营造便捷的出行环境和安全和谐的人车关系。
此外,宿迁市还创新开展“礼让斑马线·文明我点赞”活动,推动文明交通建设由遵守法律变成文明自觉、由个人修养成为大众礼仪。经测评,宿迁市交通文明指数保持全省第一、全国前列。
创建为民惠民 提高市民幸福感和满意度
“创建为民 创建惠民”也是宿迁推进创文工作的一大秘诀。该市将创建触角延伸到市民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集中推进精品游园、街头绿地、便民设施等项目建设,切实把文明城市的创建过程变成为老百姓办实事、办好事的过程,在改善环境中提高市民幸福感和满意度。
在宿迁市水务局、烟草局等单位周边,没有高高的围墙,取而代之的是翠绿的庭院。该市率先在江苏省进行单位庭院绿化空间,对外开放改造,打破封闭的围墙,打造休憩绿地。据介绍,单位的停车位白天供前来办事的群众专用,晚上则让其他市民共享,既有效利用资源,也为群众提供了便利。
在宿迁,一个小小的厕所也满载着该市创建为民惠民的理念。在该市的“第五空间”公共卫生间内,配有擦鞋机、充电机、自动售卖机、ATM机、饮水机、阅览室、母婴室以及免费WIFI等设施和功能室,为市民游客提供了“一站式”多功能便民服务。
此外,宿迁市从城市基础设施着手,实施众多惠民工程。该市至今改造了20个老旧小区和330座免费开放公厕,11座公厕入选2016年全国“最美公厕”;城市环境方面,建成黄河水景公园、雄壮河湾景区等一批绿色长廊,中心城市绿地率、绿化覆盖率分别达39.7%和42.7%。市民在城市环境和城市功能改善中切实感受到创文的好处,自觉形成支持创文、参与创文的意识并作出实际行动。
树典型立标杆 营造文明氛围提升市民素质
在宿迁市项王路街区,每月会对商铺文明经营情况进行打分,上墙公示;在锦华社区居委会门前,展示善行义举榜;在宿豫张家港实验小学,还会评选“年度感动校园十大人物”……
在创文中,宿迁市注重树典型立标杆,打造“感动宿迁”人物品牌,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和品格情操。自2013年起,该市每年开展“十大感动宿迁人物”评选,涵盖敬业奉献、见义勇为、诚实守信、孝老爱亲和助人为乐5个方面。同时开展好家风好家训活动,如每年评选出一批“好媳妇”“好婆婆”。在中小学生中,开展以“智慧家教,幸福家庭”为主题的菜单式选学巡回讲座,积极宣传推广好家风好家训。
在宿迁市的锦华社区,“麻雀虽小”的社区居委会办公场所却是“五脏俱全”:它是道德讲堂功能室,也是红色电影放映室,定期向居民播放经典电影,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一楼专门设置的讲坛,定期开展国学讲座,是亲子阅读国学经典的场地……社区居委会既是便民服务站,又是开展各类活动的场所,通过各类文艺活动、志愿服务和亲子活动,为群众提供了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