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起,我市市场环境迎来新气象:商事制度改革全面铺开,市场准入门槛降低、手续简化,各类主体发展迅猛,投资创业热情高涨;同时,信息公示制度的实施加强了部门与社会协同监管力度,信用在市场中日益受重视。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从市场竞争特点看,过去主要是数量扩张和价格竞争,现在正逐步转向质量型、差异化为主的竞争。我市经济要在这场新常态转型中实现“华丽转身”增强竞争力,有专家认为,这需要市场主体转变观念,注重创新和自律,政府部门也要做好监管和引导,才能在深化改革中加快形成统一透明、有序规范的市场环境。
自律与创新有助增强竞争力
商事制度改革推行10个月,全市新登记各类企业3210户,比去年同期增长46.37%,我市累计实有商事主体15.84万户。如按430万人口计算,我市每千人拥有商事主体37户。准入门槛降低、市场主体增多,会不会导致经济“良莠不齐”发展的情况呢?
中共肇庆市委党校经济教研室教师、经济学博士杨薇分析认为,“宽进”并不是无限制无监管的随意进入,部分经营项目仍需审批,与“宽进”并行的“严管”,如《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件》等的实施,对企业有很强的约束力,有助于加快形成统一透明、有序规范的市场环境,“信用异常企业在以后的经营中将处处受限,促使部分追求利益最大化的企业以自律来维持良好的信用记录。”
对于市场主体数量增加有可能加重企业竞争压力,杨薇认为,这就需要经营者更注重增强自身竞争力,“关键是创新,创新才是可持续发展的中心。”近年,我市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科技创新作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主导力量。
近年,电子信息、气动等传统优势产业中的科技创新“主力”企业,如风华高科、肇庆方大气动有限公司等,还纷纷主导或参与标准制定,包括国家标准有41项、行业标准46项、地方标准62项。市质监局标准化科科长苏国荣认为,标准化建设有助于企业将技术优势及时转化为市场竞争力,抢占市场竞争话语权,促进企业在质量型、差异化为主的竞争中取胜。
有序规范市场离不开政府监管引导
加快形成统一透明、有序规范的市场环境,杨薇认为企业是主体,但政府和相关主管部门也要承担起监管和引导的重任。
市场主体行为的趋利性,在自律意识不强的情况下,可能会产生不利市场秩序的行为。杨薇向记者分析,相关法律法规和制度的落实执行需要政府的引导、监管作保障,政府在鼓励企业进行创新时,也可以尽量引导经营者将关注的焦点集中在提高自身竞争力上,从而实现良性竞争。
国务院在推行企业信息公示制度过程中,同时出台了《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及5部相关配套法规,对制度实施后的信息抽查、处罚信息公示等也作了明确依据。肇庆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经济系主任崔彩周也认为,要大部分市场主体自觉重视信用,加强自律,需要一个过程。而在这个过渡期内,他建议政府可以继续完善相关配套制度、细则或奖惩机制,对企业行为作出正确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