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意清淡时,裁缝店主廖姨就坐在门前看报纸。记者 王正中 摄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到裁缝铺请师傅做件衣服,是再普通不过的事,但随着机械流水作业的引进和丰富多彩的现代服饰市场的冲击,传统的手工裁缝店逐渐走向了下坡路。
记者从市工商局了解到,目前全市登记在册的裁缝店有28家,其中城区有18家。在新生事物的冲击下,传统裁缝店如何才能在变化中嗅得商机,从夕阳行业中走出来呢?记者近日作了走访调查。
现状:不少裁缝店生意难做
在人们的记忆中,量体、剪裁、缝制、蒸烫,裁缝店剪裁出了一代代人的美。尤其近代的旗袍、中山装等,莫不是出自裁缝的手中。但记者近日走访城区裁缝店,发现人们甚少光顾了。
记者走进建设三路一巷的洋杰裁缝店,十多平方米大小的店,墙壁四周挂满各种颜色的布料,中间摆着一台缝纫机。问到经营状况,店主摇头表示,“生意不好!订做衣服的人少了,一度想关门。”
而位于跃龙路的银记时装裁缝店,老板廖姨从事服装行业已有三十年,年轻时的她在服装研究所工作,从那时开始便接触时装。后来研究所解散了,她自己开了一家裁缝店,一直经营了20年。“上世纪九十年代裁缝店的生意还不错,几乎每日都有一两位顾客来订做衣服,现在两三日甚至一周都鲜少有人来‘帮衬’。”廖姨说,“但由于现在很多裁缝店倒闭了,想订做衣服的人很多来我这里,店里的生意还算过得去。”
“现在来订做衣服的多以白领为主。他们既追求高品质和穿着的舒适,又希望成本不高。”尽管如此,廖姨说店里的收入还是很一般,处于基本能维持下去的状态。
网购带动“改衣”热稍稍提振市场
记者走访发现,随着网购的兴起,到裁缝店修改衣服的现象多了,一定程度上带旺了生意。“改裤脚、长短、大小、补烂、加线等等,什么都可以改。”跃龙路一缝纫店店主梁女士笑着对记者说。“虽然琐碎,但是生意还不错。”
据记者了解,不少来裁缝店做衣服的人体形比较特殊,如凸肚、溜肩、驼背。这部分人的服装市场存在空缺,单靠工业化流程中的单一复制很难填补,而传统的手工裁缝则可以。
市民:视需要而定做衣服
记者随机采访了市民对定做衣服的看法,多数人表示视需要而定。年轻白领邓小姐表示,她从没在裁缝店定制过衣服,但对于旗袍,她认为量身定制会较好。
企业家梁先生则表示,非常喜欢到裁缝店做西装,穿起来甚至比市场上的昂贵服饰还要舒适和合心,也更显档次。“我的不少朋友都喜欢定制西服,一些手艺好的裁缝店生意还是可以的。”
退休市民陈先生感慨地说道,“年轻时也定制过衣服,现在每天去菜市场多,穿着不用那么讲究,逐渐就不定制了。”
出路:凸显个性美,形成独特服饰文化
除了受到服饰市场、网购等因素影响以外,令裁缝店减少的另一原因是缺少继承人,“年轻人没有兴趣学,而会裁缝的人多数上了年纪,干不动了。”廖姨坦言自己年纪也大了,懒得费脑筋,有时候做复杂的图样都比较吃力,“现在主要做定制制服的业务,如宾馆酒楼的制服。”
“传统裁缝店制作衣服,只是为了满足人们的基本穿衣需求,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审美水平提高,市民追求的更是一种个性美,因此裁缝店必须适应这个市场需求的变化。”廖姨表示。
一位喜欢穿旗袍的女士也告诉记者,“不同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的裁缝店,现在一些好的裁缝店会针对不同顾客的身形、气质以及要出席的场合,综合考虑量身定制服饰,更符合顾客的需求。”
业内人士:可向三大目标市场发力
市工商局登记注册科负责人表示,“国家暂时还没有出台专门扶持手工裁缝店发展的政策。裁缝店多为小作坊生产,以维持生计为主,如果加了自身创意,可能会提高竞争力。”
业内人士认为,夹缝中的裁缝店应该还是有一定市场的。首先,抓住高端市场,在国外和国内很多发达城市,很多高端西服是出自高明的裁缝之手而不是大工厂,在肇庆也有这种需求的群体;其次,盯紧特体服装,对于身材特殊人群来说,购买衣服比普通人要难很多,很多人会选择做衣服;再次,中老年市场,很多老年人依然保留着做衣服的习惯,这种习惯还将延续较长时间。